1. 成長、理財分享:
接著說說股市,恒指因疫症而急速下跌,兩週大跌近3000點,按照早前計劃,一但不明的大跌市開始,便會先減持國壽,跌幅達一定水平便會開始分段入市,所以月初增持平保及買入阿里巴巴作長線投資。經過大幅反彈,主動的增持計劃會暫時停止,而物管股希望下次再有機會時再買入,組合方向會繼續以優化組合為主。
回想多年前面對大跌市,自己真的會睡不着,開市看「紅卜卜」的AASTOCKS,睡覺看見ADR又大跌,心情十分低落,眼見多年來儲下的錢,在瞬間大幅減少,心裏的確很難受,甚至試過失眠。但現在面對大跌市,反而覺得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每一個大跌市能讓自己獲得一些挑戰和反思的機會,不斷從中學習和改善自己的不足,希望能一次比一次進步,便心滿意足了。
現在,自己會將大跌市的資產下跌以「學費」的角度來看待,這卻不是十分絕望的事,雖然學費比碩士課程還要貴,但投資於自己永遠是最值得投資的決定,最重要是不好一錯再錯,能從失敗中學習;而個人而言,克服股災和跌市中學習到的知識,的確比自己修讀碩士課程所學的知識還要多,而且更有效率,雖然知識的類別是不相同。
另一方面,近期無意看下電視的財經節目,不少「專家」用圖表拉下一些平均線、通道,便能預測到股市的支持位和高位、甚至企業和股價的發展 ⋯ 的確是幾有趣並能吸引觀眾,但現實的資產價格是否會瞬間下跌其實並沒有人能知道,企業的發展和內在價值、世界的資金流,才是重點,意見可以參考,但不能盲目盡信。
理財上,除了學習,建立持續的現金流同樣重要,如:股息、債息、租金回報、穩定的工資、多元化的被動收入等等,能讓您在投資和人生上多一些選擇,所以在投資的同時,必須建立屬於你的現金流系統和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態,而努力也是必須,因為幸運的事不是經常會發生。
當眼前的問題過去後,就是更大的問題,然後才有光明,這是馬雲常說的理念;而現實也經常是這樣,問題過後就是更大的問題,當大部份人放棄的時候,光明便會來臨。所以害怕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反之珍惜每一個逆境,把握學習和珍惜眼前所見、所學的機遇,才是一個成長的好方法。每個人的入市方法和速度總有不同,總不能完全地抄襲,只有建立自己的投資方法,才是長勝的好方法,雖然有點空泛,但這的確是事實。
失敗不是偶然,如果每次投資都是失敗,或許你的方法是錯誤,更需要學習其他致勝的方法。
2. YouTube 分享:
認識未來科技很重要,因為隨時您的工作都可能被科技所取代。上個月看了飛天,今個月一起看看遁地 ~ 未來的隧道 (https://www.boringcompany.com/)
分享了不少YouTube 影片,當然不少得止凡兄的 YouTube Channel ~
台灣有很多將書變成YouTube的影片,而這個是廣東話版,您未必有時間看書,但希望您抽到十分鐘「聽書」~
3. 行山遊記
除了自閉和遠離病毒外,保持基本運動都需要,所以在家中原地跑步和行山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山上人多自己就要小心啦 =]
3.1 元荃古道
元荃古道是昔日新界村民往返荃灣及元朗的古老山徑。今次由荃灣開始行至大欖郊野公園離開 =]
3.2 南朗山
南朗山因近海,空氣都不錯;景觀都很好,可遠望海洋公園機動遊戲(不過現在停了)、淺水灣深灣一帶、南丫島及大嶼山,這山段是普通難度的路線,行慣山的朋友都無難度。由黃竹坑沿南朗山道登山樓梯,再沿原路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