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9年5月18日星期六

繼續理財和旅行分享




轉眼間,2019年過了三分之一有多。4月份忙著考試返工,沒有更新這Blog ;但 IG 和 FB 會盡力持續更新,雖然3個平台都沒有一夜致富的策略,但喜歡理財的朋友歡迎 Follow 交流一下,覺得要改善的地方也歡迎說給我聽,讓我能不斷進步、改善下去,謝謝



投資方面

上星期,小編去了旅行,旅行前簡單寫了一些投資分享,怎麼返港後,好像都變了,又要再改過 ⋯

大市又重上三萬點水平,而相對優質的企業也先後破頂,其他股票升幅其實較年初已經升了不少。要在三萬點水平尋找一隻要升幅可觀或股息高的優質企業,難度又增加了不少。
假設平保要倍升要升至$180水平,雖然長線而言,它的股價總有一天會到達這個水平。但謹記,回報額 =資本 * 時間 *回報率 ,加上我們不是股神,要得到較大的回報 >>大方向只能盡量用較少的資本 + 較少的時間、盡力加大回報率,從而盡力加大回報額。無錯,不論工作還是投資,回報都是粒粒皆辛苦,除非你目光看得很遠,眼看未來,回報便會大很多,但要做到的確有點難度,我們只能從成功人士的路,從中吸取他們成功的因素,再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一步步進步下去 ⋯⋯
另一方面,在三萬點水平,不少股息甚至比定存和債息更低,所以等待是暫時的策略。在等待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對自己的投資 : 學習、旅行、新嘗試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不是所有都要重新再寫,因為變的只是指數和股價,而投資心態和大方向其實一直沒有改變。
旅行時,港股大跌,單日大跌過千點,但可能不在香港,感覺不是太強烈;不少優質企業也同時回跌,參考曾氏通道,恆指回跌至相對合理水平:但處於28000點水平,不是 All-In 的良機,分段增持愛股,是暫時的方向。回升:減慢買入速度;大跌:加快買入的速度。




1. 回報額 = 資本 * 時間 * 回報率
要得到較大的回報 》只能盡量用較少的資本 + 較少的時間 + 盡力加大回報率,從而盡力加大回報額。不論工作還是投資,回報都是粒粒皆辛苦這點永遠都正確 !

要知道每一個年齡階段,在理財方面其實都有不同的優勢,不好輕易放棄。

22-32歲 有的是青春和時間,學習速度極快,勇於嘗試,能創造驚人的回報 32-42歲 事業、家庭、人脈...都開始進入高峰期,擁有強大現金流、財力、活力.... 基本上各方面都很強大 42-52>歲 活力和進步空間雖然不及青年,但累積最多的資本,只要有合理的回報率,回報額能打敗其他年齡層

反之在某國家的年輕人不斷尋找新商機,不斷創新、甚至創造有價值的東西;而香港,創業投資的成本很高昂,令不少人卻步,而不向前推進,發展只會更慢,長遠而言,這並是不太樂觀 ⋯⋯



2. 要不斷學習
目光看得很遠,眼看未來,回報便會大很多。我們應從成功人士的路,從中吸取他們成功的因素,再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一步步進步下去這點都是正確 ! 再叻的人,更可創造自己獨有的成功大道 ⋯⋯




旅遊方面


Tower Bridge @ London

Hyde Park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Eiffel Tower @ Paris

Musée du Louvre @ Paris

Roman Baths @ Baths


2019年3月18日星期一

友邦和平安2018年業績 及 新科技對保險業的機遇

中國平安(2318) 公佈2018年業績



- 年度總收入突破一萬億人民幣至10821.46億人民幣

- 年度營運利潤突破千億至1125.73億人民幣




- 年度新業務價值增長7.3%至722.94億人民幣



- 每股股息 1.1 (末期息) + 0.62 (中期息) + 0.2 (第一季特別息) = 1.92元人民幣















根據年報,平安以科技引領業務變革,堅持「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強化人工智能、區塊鏈、雲三大核心技術領域研究,全面支撐「金融服務、醫療 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建設。

詳細年報可往以下平安保險網頁:

平安是近年小編留意的保險股,有趣是平安保險讓科技帶入保險業和醫療 如,Blockchain、IoT 來尋找新商機和創造藍海策略。 ​當然所有創新科技都有風險,投資者需要了解和考慮。2018年尾至2019年初,因外圍股市下跌,令股價由高位回跌近三成,買入作長線投資,回跌時會再增持。 ​


“5G”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Blockchain” + "AI" 究竟這些新科技會為保險、醫療和各行各業會帶來甚麼的機遇和改革,這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一個新科技時代的躍進又快將開始​。

參考資料:
5G and Blockchain Economics

Why 5G Will Rock the Insurance World


----------------------------------------------------------------------------------------------------------------

友邦保險(1299) 公佈 2018年全年業績


友邦一直是組合持有的主力增長型股票,暫時沒有爆發性增長,但仍然能保持高增長能力,會繼續持有。​

- 新業務價值增長+22% 39.55 億美元








- 營運溢利增長 +13% 52.98億美元








- 內涵價值升至545億美元

- 全年股息總額(不包括特別股息)增加 14%至每股 1.14 港元
    特別股息每股 9.50 港仙   (因 2018 年財政年度由11月變為12月)


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 (Ng Keng Hooi) 表示:
這樣強勁的業績有賴我們多元化、穩健和高質素的業務模式,以及我們努力不懈,把握亞洲保險市場上長期結構性增長動力所帶來的龐大機遇。

詳細年報請往以下友邦保險網頁:


希望有興趣投資既您 Follow :
 https://www.instagram.com/investmentpo21/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7%9C%9F%E8%AA%A0%E6%8A%95%E8%B3%87-408709942949460/
  https://investmentpo21.blogspot.com/

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千億成交下的股市近況 和 新手投資心得


@攝於栗林公園 Q1 2019


學習、進修、工作、旅行 、運動 ... 忙碌的二月過去了,不知大家又訂下了三月的計劃未呢?:)


幾年前自己會覺得二月份、日數最少、出糧又快、假期又多,十分不錯 ; 但現在開始覺得二月份冇了三日,時間上是不足夠用的,要跑得更快、甚至要用金錢換取更多時間,來完成整月的目標。無意中看到王君馨對時間管理的分享,這不是最好的時間管理影片,但她分享的觀點和方法都不錯,都值得看看和學習,有興趣可以用少少時間看看喔:

君馨小課堂之時間管理
https://youtu.be/YBO1Ww84KU0

-----------------------------------------------------------------------------------------------------------

說回投資,不經不覺大市回升至29000點水平,成交也保持過千億,看見 Blogger 的朋友們開始減慢入市速度,又或是靜靜地等待著,有些開始分段放售回報可觀的股票。另一方面,新手們又開始積極地討論投資和進行買賣。不同的起跑線,對回報會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買入時機。現實上很難做到每一次都最低買、最高放,但只要盡力學習和實踐,中長線持有優質企業,回報一定會有可觀的改善。

投資近況方面,在2019年一月買入中國平安後,或許是太忙碌了,基本上再沒有買賣動作,繼續持有。2月金沙中國的利息已經入帳,匯控和銀娛的利息都會在4月派發,而再往後的幾個月會踏入股息的高峰期,會釋放2018年增持活動所帶動的現金流。

投資分享方面,我們經常說要在價格低於合理價值時分段買入優質企業,然後耐心等待價格大幅高於內在價值時,才分段放售。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成功投資的方法,但對散戶而言,這是一個簡單、有效和安全的投資方法。 但在中港股市裹,新手們經常都是在大市成交最暢旺時入市,小編製作了一些新手投資心得,希望幫助新手們建立良好投資的心態和提升組合的回報: ​

-----------------------------------------------------------------------------


當新聞和各種媒體不斷報導大市破頂、大量利好消息、不斷創新高的時候,
我們反而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小而失大。 

巴菲特 Rule No.1 : Never Lose Money

不是盲目地等待,更要不斷學習和尋找新機會,不斷提升自我。 

-----------------------------------------------------------------------------


股神巴菲特用了幾千蚊美金和幾個的入市決定,中長線持有,經過時間和復息的力量,成就了今天的股神;而世界上沒有一個靠短線買賣的散戶能有這種力量。

巴菲特:「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間公司10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所以,優質企業應配合估值而長線持有,但如果不是優質企業,應快快與它分手吧。

-----------------------------------------------------------------------------


只要能夠尋找正確的投資方法,越年輕長線投資於優質企業,經過學習、複利和時間既力量,回報可超越比你年長十年而缺乏財商知識才開始投資的人。 

看看下圖便可了解 :

[Graph From Cmoney]

所以,越年輕開始投資,其實會越好。

-----------------------------------------------------------------------------


投資五花八門,很多人一心想學賺大錢,
但只有懂得學習防守和正確理財觀,才能長久地讓組合保持正回報,繼而增加回報率。


希望有興趣投資既您 Follow :
 https://www.instagram.com/investmentpo21/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7%9C%9F%E8%AA%A0%E6%8A%95%E8%B3%87-408709942949460/
  https://investmentpo21.blogspot.com/

2019年2月4日星期一

祝大家豬年行大運及分享現金流的概念

豬年即將開始,希望大家心想事成,豬年行大運。


首先好想多謝各位在Blogger和其他媒體真心分享投資心得和其他知識的人和朋友。因為您們不但貢獻了自己寶貴時間,甚至休息時間,不求回報地分享各種不同範疇的知識給大家,讓大家能節省了很多時間,用更快的速度,向着目標直跑。希望大家能不斷自我增值,並幫助更多值得幫助的人。


​投資理財其實除了等待行大運外,最重要是主動改善自己的現金流。雖然很多人都聽過現金流,甚至已經運用得淋漓盡致。但小編都想簡單介紹一下現金流的概念和心得,讓未接觸過現金流的朋友都能了解當中的概念:​

小編希望這張圖希望幫助大家認識現金流的概念

1. 投資的第一步都說過,無奈地投資的確是需要資金,而大部分人的起始資金都是靠主動收入(Active Income) 和儲蓄 (Saving) 而來,當然小編也​是這樣。接著透過升職加薪、轉工、兼職、買賣商品和服務 ... ... 來提升主動收入的額度和來源,有些人也會透過高儲蓄率來加快建立起始資金。

小編覺得除了儲蓄,學習投資和執行投資同樣重要。如果在金融海嘯後 (~2009年),繼續只靠定期存款作單一投資,現金的購買能力大跌了接近80%。簡單說,100萬的儲蓄,經過量化寬鬆 (QE) 的十年後,100萬只等於當年的20萬,不懂投資的長輩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比偷了80%的儲蓄。但即使是投資,大部份人又會蝕錢 ,所以關鍵在於學習和選擇正確的道路。

2. 在理想的情況下,可以用過半數(其實比例可以自己決定,只要盡力提高便好了)的主動收入在合適的時候,購買"優質"資產 (Asset) (例如:股票、樓),再將餘下的收入作支出和消費之用。小編覺得最好配合買入時機,便能事半功倍。

3. 資產會釋出非工資/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例如:股息、利息和租金回報 ... .... 接著再將過半數的被動收入繼續在合適的時候買入優質資產 (Re-Investment),部份也可作消費和支出之用。小編覺得起初被動收入是非常少,可說是無用,能否長時間堅持得到是重點。

4. 接著就是透過不斷尋找和購入優質資產、有些高手會主動提升資產價值、又有些高手會建立高收入技巧(High Income Skills) (US $10000 / Mo) ,用以加快提升被動收入,當比動收入不斷增加,您便可慢慢釋出主動收入的時間,當然不是退休,而是讓自己做更多喜歡做和更有意義的事情。

這就是現金流的基本概念,當中當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優化。

最後再次祝大家心想事成,豬年行大運。

希望有興趣投資既您 Follow 我啦:
 https://www.instagram.com/investmentpo21/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7%9C%9F%E8%AA%A0%E6%8A%95%E8%B3%87-408709942949460/
  https://investmentpo21.blogspot.com/

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三種不同類型的影片分享



您喜歡預測2019年港股走勢 (短線)、還是喜歡建立一個現金流系統 (中線)、或是開始為IoT的未來世界作準備  (長線)?

--------------------------------------------------------------------------------------------------
沈大師
預測港股2019年的走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q2-vBZf7A&t=188s


--------------------------------------------------------------------------------------------------
Ryan Scribner and Dan Lok
分享如何用五至十年時間建立一個現金流系統,希望能讓自己放下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做更有義意既事情,如學習、教育...


--------------------------------------------------------------------------------------------------
馬雲
分享未來10-30年,Internet of Things (IoT) 對傳統市場和傳統金融市場的衝撃和機遇
(E.g. 人工智能 (AI), Machine learning (ML),大數據 (Big data)...)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2018年回顧




轉眼間,2018年即將完結了,又是時候回顧一整年的成果。

先說投資方面,大市在2018年初不斷地整固,很多投資者的回報都不太樂觀。真誠組合的回報也不樂觀,但小編繼續努力執行早前已經定下的策略和目標,就是在合理價格及低於合理價格時分段增持優質企業。

在2018下半年的增持計劃中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希望能增加2019年的被動收入,在大市回跌時,很多優質企業的股息已經變得吸引,可以將更多主動收入轉換成優質資產並推動被動現金流。而另一個目標是因為2018年的跌市中,組合的總值減少,希望借助主動的增持計劃,讓組合的總值不跌反升,讓組合在2019年保持足夠的實力迎接新挑戰。

2019年的投資計劃都是很簡單:如果2019年轉為升市,18年的增持計劃,會讓組合在下一個牛市得到更大的回報;如果2019年繼續下跌,就會按計劃繼續分段增持優質企業,將更多主動收入轉化成優質資產;假如跌幅再增大或股價大幅低於合理價值,便會開始運用熊市現金儲備更快地分段增持,直至回升至相對合理水平;最後,希望能為組合吸納一些新的優質企業。

事實上沒有人知道2019年是升市或跌市,不如先定下計劃,不斷優化和學習,因為股市必定會回升至合理甚至高於合理價值,問題是能否有足夠耐性等待、能否有效控制入市速度和現金流量、心理壓力的控制和足夠財商知識。

除了投資,2018年小編也遊走了不同地方,以下是一些圖片分享,有興趣旅遊的您可以抽空看看 :)

溫哥華 - Dec 2018




-----------------------------------------------------------------
大阪、和歌山 - OCT 2018


-----------------------------------------------------------------
鹿兒島 - SEP 2018




----------------------------------------------------------------- 
曼谷 - JUN 2018




-----------------------------------------------------------------
福岡 - MAR 2018



工作和讀書方面也會繼續進行,希望學習和應用更多科技上的知識。科技未必令世界經濟向上,但必定會改變甚至取代不少行業,企業的目的會由專注賺錢轉為如何用科技提升效率和價值,從而獲取更大盈利。總括而言,科技不論對投資、事業和創業都越來越重要,需要不斷地學習。

最後,清楚的目標是很重要,能否達到目標不是首要,重要的是先要有目標,不斷向前行便很好了,希望大家能為2019年定下目標並向著目標前行。祝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