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千億成交下的股市近況 和 新手投資心得


@攝於栗林公園 Q1 2019


學習、進修、工作、旅行 、運動 ... 忙碌的二月過去了,不知大家又訂下了三月的計劃未呢?:)


幾年前自己會覺得二月份、日數最少、出糧又快、假期又多,十分不錯 ; 但現在開始覺得二月份冇了三日,時間上是不足夠用的,要跑得更快、甚至要用金錢換取更多時間,來完成整月的目標。無意中看到王君馨對時間管理的分享,這不是最好的時間管理影片,但她分享的觀點和方法都不錯,都值得看看和學習,有興趣可以用少少時間看看喔:

君馨小課堂之時間管理
https://youtu.be/YBO1Ww84KU0

-----------------------------------------------------------------------------------------------------------

說回投資,不經不覺大市回升至29000點水平,成交也保持過千億,看見 Blogger 的朋友們開始減慢入市速度,又或是靜靜地等待著,有些開始分段放售回報可觀的股票。另一方面,新手們又開始積極地討論投資和進行買賣。不同的起跑線,對回報會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買入時機。現實上很難做到每一次都最低買、最高放,但只要盡力學習和實踐,中長線持有優質企業,回報一定會有可觀的改善。

投資近況方面,在2019年一月買入中國平安後,或許是太忙碌了,基本上再沒有買賣動作,繼續持有。2月金沙中國的利息已經入帳,匯控和銀娛的利息都會在4月派發,而再往後的幾個月會踏入股息的高峰期,會釋放2018年增持活動所帶動的現金流。

投資分享方面,我們經常說要在價格低於合理價值時分段買入優質企業,然後耐心等待價格大幅高於內在價值時,才分段放售。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成功投資的方法,但對散戶而言,這是一個簡單、有效和安全的投資方法。 但在中港股市裹,新手們經常都是在大市成交最暢旺時入市,小編製作了一些新手投資心得,希望幫助新手們建立良好投資的心態和提升組合的回報: ​

-----------------------------------------------------------------------------


當新聞和各種媒體不斷報導大市破頂、大量利好消息、不斷創新高的時候,
我們反而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小而失大。 

巴菲特 Rule No.1 : Never Lose Money

不是盲目地等待,更要不斷學習和尋找新機會,不斷提升自我。 

-----------------------------------------------------------------------------


股神巴菲特用了幾千蚊美金和幾個的入市決定,中長線持有,經過時間和復息的力量,成就了今天的股神;而世界上沒有一個靠短線買賣的散戶能有這種力量。

巴菲特:「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間公司10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所以,優質企業應配合估值而長線持有,但如果不是優質企業,應快快與它分手吧。

-----------------------------------------------------------------------------


只要能夠尋找正確的投資方法,越年輕長線投資於優質企業,經過學習、複利和時間既力量,回報可超越比你年長十年而缺乏財商知識才開始投資的人。 

看看下圖便可了解 :

[Graph From Cmoney]

所以,越年輕開始投資,其實會越好。

-----------------------------------------------------------------------------


投資五花八門,很多人一心想學賺大錢,
但只有懂得學習防守和正確理財觀,才能長久地讓組合保持正回報,繼而增加回報率。


希望有興趣投資既您 Follow :
 https://www.instagram.com/investmentpo21/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7%9C%9F%E8%AA%A0%E6%8A%95%E8%B3%87-408709942949460/
  https://investmentpo21.blogspot.com/

2019年2月4日星期一

祝大家豬年行大運及分享現金流的概念

豬年即將開始,希望大家心想事成,豬年行大運。


首先好想多謝各位在Blogger和其他媒體真心分享投資心得和其他知識的人和朋友。因為您們不但貢獻了自己寶貴時間,甚至休息時間,不求回報地分享各種不同範疇的知識給大家,讓大家能節省了很多時間,用更快的速度,向着目標直跑。希望大家能不斷自我增值,並幫助更多值得幫助的人。


​投資理財其實除了等待行大運外,最重要是主動改善自己的現金流。雖然很多人都聽過現金流,甚至已經運用得淋漓盡致。但小編都想簡單介紹一下現金流的概念和心得,讓未接觸過現金流的朋友都能了解當中的概念:​

小編希望這張圖希望幫助大家認識現金流的概念

1. 投資的第一步都說過,無奈地投資的確是需要資金,而大部分人的起始資金都是靠主動收入(Active Income) 和儲蓄 (Saving) 而來,當然小編也​是這樣。接著透過升職加薪、轉工、兼職、買賣商品和服務 ... ... 來提升主動收入的額度和來源,有些人也會透過高儲蓄率來加快建立起始資金。

小編覺得除了儲蓄,學習投資和執行投資同樣重要。如果在金融海嘯後 (~2009年),繼續只靠定期存款作單一投資,現金的購買能力大跌了接近80%。簡單說,100萬的儲蓄,經過量化寬鬆 (QE) 的十年後,100萬只等於當年的20萬,不懂投資的長輩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比偷了80%的儲蓄。但即使是投資,大部份人又會蝕錢 ,所以關鍵在於學習和選擇正確的道路。

2. 在理想的情況下,可以用過半數(其實比例可以自己決定,只要盡力提高便好了)的主動收入在合適的時候,購買"優質"資產 (Asset) (例如:股票、樓),再將餘下的收入作支出和消費之用。小編覺得最好配合買入時機,便能事半功倍。

3. 資產會釋出非工資/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例如:股息、利息和租金回報 ... .... 接著再將過半數的被動收入繼續在合適的時候買入優質資產 (Re-Investment),部份也可作消費和支出之用。小編覺得起初被動收入是非常少,可說是無用,能否長時間堅持得到是重點。

4. 接著就是透過不斷尋找和購入優質資產、有些高手會主動提升資產價值、又有些高手會建立高收入技巧(High Income Skills) (US $10000 / Mo) ,用以加快提升被動收入,當比動收入不斷增加,您便可慢慢釋出主動收入的時間,當然不是退休,而是讓自己做更多喜歡做和更有意義的事情。

這就是現金流的基本概念,當中當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優化。

最後再次祝大家心想事成,豬年行大運。

希望有興趣投資既您 Follow 我啦:
 https://www.instagram.com/investmentpo21/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7%9C%9F%E8%AA%A0%E6%8A%95%E8%B3%87-408709942949460/
  https://investmentpo21.blogspot.com/

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三種不同類型的影片分享



您喜歡預測2019年港股走勢 (短線)、還是喜歡建立一個現金流系統 (中線)、或是開始為IoT的未來世界作準備  (長線)?

--------------------------------------------------------------------------------------------------
沈大師
預測港股2019年的走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q2-vBZf7A&t=188s


--------------------------------------------------------------------------------------------------
Ryan Scribner and Dan Lok
分享如何用五至十年時間建立一個現金流系統,希望能讓自己放下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做更有義意既事情,如學習、教育...


--------------------------------------------------------------------------------------------------
馬雲
分享未來10-30年,Internet of Things (IoT) 對傳統市場和傳統金融市場的衝撃和機遇
(E.g. 人工智能 (AI), Machine learning (ML),大數據 (Big data)...)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2018年回顧




轉眼間,2018年即將完結了,又是時候回顧一整年的成果。

先說投資方面,大市在2018年初不斷地整固,很多投資者的回報都不太樂觀。真誠組合的回報也不樂觀,但小編繼續努力執行早前已經定下的策略和目標,就是在合理價格及低於合理價格時分段增持優質企業。

在2018下半年的增持計劃中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希望能增加2019年的被動收入,在大市回跌時,很多優質企業的股息已經變得吸引,可以將更多主動收入轉換成優質資產並推動被動現金流。而另一個目標是因為2018年的跌市中,組合的總值減少,希望借助主動的增持計劃,讓組合的總值不跌反升,讓組合在2019年保持足夠的實力迎接新挑戰。

2019年的投資計劃都是很簡單:如果2019年轉為升市,18年的增持計劃,會讓組合在下一個牛市得到更大的回報;如果2019年繼續下跌,就會按計劃繼續分段增持優質企業,將更多主動收入轉化成優質資產;假如跌幅再增大或股價大幅低於合理價值,便會開始運用熊市現金儲備更快地分段增持,直至回升至相對合理水平;最後,希望能為組合吸納一些新的優質企業。

事實上沒有人知道2019年是升市或跌市,不如先定下計劃,不斷優化和學習,因為股市必定會回升至合理甚至高於合理價值,問題是能否有足夠耐性等待、能否有效控制入市速度和現金流量、心理壓力的控制和足夠財商知識。

除了投資,2018年小編也遊走了不同地方,以下是一些圖片分享,有興趣旅遊的您可以抽空看看 :)

溫哥華 - Dec 2018




-----------------------------------------------------------------
大阪、和歌山 - OCT 2018


-----------------------------------------------------------------
鹿兒島 - SEP 2018




----------------------------------------------------------------- 
曼谷 - JUN 2018




-----------------------------------------------------------------
福岡 - MAR 2018



工作和讀書方面也會繼續進行,希望學習和應用更多科技上的知識。科技未必令世界經濟向上,但必定會改變甚至取代不少行業,企業的目的會由專注賺錢轉為如何用科技提升效率和價值,從而獲取更大盈利。總括而言,科技不論對投資、事業和創業都越來越重要,需要不斷地學習。

最後,清楚的目標是很重要,能否達到目標不是首要,重要的是先要有目標,不斷向前行便很好了,希望大家能為2019年定下目標並向著目標前行。祝新年快樂!​

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

投資的第四步 - 學習尋找優質企業


投資的第三步提及過買入時機的重要。但長線而言,了解企業的前景和價值同樣是十分重要,每一個投資決定都應該好像巴菲特一樣,配合買入時機,並假設十年內都不能放售買入的股票/資產 (或盡自己能力盡量長線持有)。這樣才能迫使自己認真研究企業的前景、業務、利害關係和買入時機。我們要學習投資於企業,而不是一有錢就聽所謂的投資專家而胡亂入貨(除非你擁有龐大現金流 XD),避免在大市最熱鬧時不斷進行買賣,遇上大跌市後又放售所有股票失去被動現金流。


從80/20法則來看投資,100個投資者只有20人能賺錢,而另外80人都是輸錢 ; 而當中 80% 賺到的錢,又會落在當中賺錢最多的 4人 (20%) 手裹​ 。我們不一定要做賺 80%的這4個人,但我們應該學習遠離羊群心理,希望做到另外16個能賺錢的人。賺錢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學習利用時機和收入來購入優質資產/企業,再用利用時間等待資產提升,同時增加被動現金流。雖然當中會有股災,但宏觀過去三十年間,資產市場 (甚至一碗粥的價錢) 最終大方向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上升

說回尋找優質企業,小編其實很想將買入的條件量化成數據,讓我們能更有效幫助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但因時間和能力所限,現在只能列出以下是一些判斷優質企業和是否值得投資等因素,讓我們集思廣益,日後有機會再加以量化:有興趣不妨留言作出建議,優化這些因素,幫助更多的人減少損失,從而增加賺錢的機會。


當前的因素
  • 估值是否合理
  • 獨市 (E.g. 港交所, 煤氣)
  • 企業在行業裹有獨特優勢 (E.g. AIA, 銀娛, 金沙中國)
  • 企業所屬行業在地區有獨特優勢  (E.g. 恆生, 港鐵)
  • 長期能派穏定或增長股息  (E.g. 內銀, 領展)
  • 資產分配和狀況 
  • 正現金流
  • 負債比率良好
  • 普及程度
  • 管理層質素
  • 收入是否清楚可見
  • 你對企業的熟悉程度
未來因素
(上表日後有機會會再作更新)

上表其實最終的目的是想將企業的價值和買賣條件作出量化,用自己的評分來判斷投資決定,而不是每天看著股價而決定買賣的策略。但因時間和能力所限,暫時先用因素列表的形式列舉出來,讓我們在判斷優質企業和買賣策略的時候有更多面的考慮。

最後想說說,我們要知道市場先生有時會興奮,有時會失落,甚至暈倒。投資者要知道,即使分析正確,同時在低於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企業,但結果和預期可能還有些落差,必須透過"時間"讓價值發揮出來,達成目標。 ​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一種埋藏在股市裏重要的回報 — 股息

首先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

不得不認同投資是博大精深,只要道路正確,不斷學習和堅持實踐目標,成功的方法多不勝數。 近期股市波動,看見又有不少新力軍加入投資市場,希望大家都能克服各種的困難,能堅持繼續在投資大道上前行,向著自己的目標進發。

另一方面,不少人都着眼於股價的升跌,利用投資將自己的本金和資產增加,這點當然沒有錯。但一定不要忘記除了股價的升跌,股票裡其實埋藏著一個重要的回報 - 股息

股息是被動收入(非工資收入)中重要的一員,當被動收入能支持自身的生活,便達到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不是退休偷懶,而是希望換取更多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能幫助更多的人,這亦是 "真誠投資" 未來的一個夢想。被動收入的確是一種很有用的東西,好的東西當然不是容易得到,要用儲蓄、時間、耐性、財商知識來建立。

不少有經驗的投資者其實都已經了解股息,更有不少高手發揮到淋漓盡致,但我都想用下圖簡單說說甚麼是股息,讓新手們能認識更多這種神奇的回報。

當企業有實質的盈利 (不是用財技),現金、企業價值和資產水平就會上升,企業可用派發股息的形式將盈利派發給投資者。 巴菲特常說,要把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甚至不是證券分析師。因為只要是優質企業,企業的價值會不斷增長,同時企業可用派發股息方法,將企業價值分享給股東,讓股東能長期受惠。


有人會問,收息這麼好,我全買最高息的企業,回報咪年年超過10%? 股息是會從股價中"除淨"來扣除出來,如果企業沒有盈利而不斷派息,長期而言,股價和內在價值就會不斷地跌,所以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長期有盈利的優質企業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在巨型股災時,真的有不少優質企業的股息有超過10%,問題是你有冇智慧尋到這些優質企業有冇勇氣在股災後的低谷時入市,有冇足夠的儲蓄在失業時投資有沒有耐性能持有十年或以上,這就是財商知識,要增加財商知識,當然又是要學習和實踐。

增長中的優質企業一般會較少股息,因資金要留給企業作快速發展,而股價會上升較快 ; 成熟的優質企業一般會較多股息,將盈利回饋股東,但股價上升會較慢。兩者都有好處,至於如何配置,就真的需要看自己投資的目的。

最後想用兩幅圖簡單說說除淨日、派息日和股息的計算:


除淨日、派息日



股息的計算




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

投資的第三步 - 從自己和其他投資者的失敗中,學習致勝的關鍵



有了初步的投資知識後,新手們都會急不及待在投資市場中大展拳腳,應用所學到的財商知識。保守的新手通常會著眼於股王和藍籌股身上 ; 技術派的新手通常以技術分析為主,RSI、10/50天平均移動線、黃金交叉 ... ... 幫助自己出入市 ; 勇敢些的新手更會買倍升股或買入連自己都未聽過的公司。 (補充一點,股王和藍籌股不代表一定會升,更不代表波幅少,因為它只是代表在行業中處於重要支配地位。 想看更多關於昔日股王和藍籌股的資料請按此。)


不論買入甚麼企業,新手們很多時候都會在大時代時入市,因為這時新聞和股評員都會說大市會不斷上升,有大量的利好因素,成交金額不斷上升,大部分分析的結論都是大市會上升,這段期間身邊的朋友都賺大錢,什麼估值、內在價值已經沒有人再理會了,如2018年1月的真誠巨浪圖

大時代時入市的新手們結果通常有幾個:
  • 買入後,大市上升,用短線波段操作快速賺到一點快錢,並相信自己的投資分析是正確,繼而加大注碼,然後大跌市來臨,大敗而回。
  • 有些新手眼見大市開始回跌,便心急買入,誤以為自己能做到「趁低吸納」,然後當然會再進入大跌市,不斷買不斷跌,最後止蝕或重傷離場,很多人甚至不再接觸投資。
  • 有持貨能力較強的新手,買入後又是碰上大跌市,將短線投資變成所謂「長線投資」,三、兩年後等待股價回升至買入價時放售 (大前題是你要買優質企業,否則更是無法翻身),雖然賬面不用蝕錢,但回報率極低,成績比iBond和定存更差。
  • 從失敗中學習,不斷優化投資組合,尋找適合自己的新方向。

看見上面新手們的結果,你會有甚麼看法?其實錯的只有一個,就是買入時機」,新手們永遠在大市最熾熱,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時入市,誤信大行的所謂目標價和一些股評員的分析,所以我們如果能避免這些錯誤,未必能一買就升,但至少能減少自己的損失,緊記巴菲特的
Rule No.1: Never lose money.( 守則一: 永遠不要虧錢)
Rule No.2: Never forget rule No.1. (守則二 : 不要忘記守則一 )



投資失敗其實時常發生,及早來一些小敗,總好過到年長時,才來一個大敗,不能翻身。其實大部分成功投資者背後總有自己失敗的故事,問題是要知道自己和別人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方法、並避免重複再犯同一種錯誤,只要能堅持這樣做,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巨型股災差不多十年一次 (如: 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 (HSI: -54.71%), 2008年次貸危機 (HSI:-66.59%)),每次巨型股災都會令無數的人和企業破產,但也另不少人成功致富,但這些機會一生人只得幾次。另一種是中型股災 (如: 2011年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HSI: -35.29%),2015年中國融資融券風暴(HSI: -36.06%)),差不多三至五年便有一次,巴菲特特別喜歡當股價跌至合理價便買入自己的愛股。為何同一種資產,富人可以借它致富,而大部人都是蝕錢,希望這些例子能幫助大家了解「買入時機」和從中得到一些靈感。

另一方面,坊間有不少用心理的指數來幫助大家了解現實的「買入時機」,如: 十年的曾氏通道 (https://stock-ai.com/),全家福祿壽的恆指沸騰指數 (測試版),當然不少得真誠投資的真誠巨浪圖,這些都是特別和十分有參考價值的資料,讓投資者多一個角度看清大市的實況。




要知道即使等待到股災,價值投資者通常在股價跌至合理價值或低於時合理價值首當其衝入市,因為沒有人知道跌市有多久,即使是價值投資者經常都要再承受一段跌幅,等待大型機構投資者重新入市才進入另一次的牛市,但看遠一些,其實只要在合理和低於合理價值時買入,數年過後總有不錯的回報。

尋找優質企業/資產在投資上是極為重要,但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學習,而相對簡單的就是了解買入時機。因為只要時機正確,基本上即使你是買盈富基金都可以得到可觀的回報,甚至巳經遠勝不少專業基金經理